2022-04-21 14:33:35| 發布者: 超級管理員
土壤中有機質年年降低,維持和增加有機質含量,成為改善土壤環境,減少鹽漬化一個重要措施。修復土壤改良標準如下: 一、耕層有機質標準 一級,高于4% 二級,3-4%、 三級,2-3%中檔。 四級,1-2% 五級,0.6-1% 六級,低于0.6% 國內中等土壤有機質標準為2-3%,(國際為5%以上),按照每畝地耕層150000公斤計算,每畝地要含有機質3000–4500公斤。 二、有機質在土壤中轉化和消耗 1、礦化分解過程:有機質被分解成簡單無機化合物。3-6%,平均為4.5%。 2、腐殖化過程:有機質變成腐殖質過程。0.2-0.4%,平均為0.3%國內中等土壤有機質損耗為:3000-4500公斤ⅹ(4.5+0.3)%=144—216公斤。 三、土壤有機質修復—改良—維持標準: 1、修復:需要土壤含有有機質3%以上,并增減144-216公斤。如果原來土壤含有機質1%,則需要增加2%有機質,即每年每畝增加有機質量為3000公斤,如采用含有機質50%有機質的有機肥,每畝需要施 用6000公斤??煞?年4季進行,每季度每畝施用1800公斤。 2、改良:土壤中原有的有機質含量比較高,但有機質仍需要高1%,每畝需要施用有機質1500公斤,如采用含有機質50%有機質的有機肥,每畝需要施用3000公斤??煞?年4季進行,每季度每畝施用900公斤。 3、維持:原有土地有機質含量較高,需要維持原來水平,每年必須補充144-216公斤有機質,如采用含有機質50%有機質的有機肥,每畝需要施用288-432公斤。 四、有機肥的質量標準 1、什么是真正的有機肥: 有機物料,如果沒有進行生物發酵,沒有含生物酶和胡敏酸只是有機物,不能稱為肥料。 特別是近年來,很多企業選擇采用風化煤作為有機肥原料,或者有機肥原料進行碳化噴漿也直接導致這種肥料中所含有機質是無效養分(化驗有機質養分達標但作物吸收利用不了)。國家農業部門規定只有采用動植物殘體或者分泌物制作的有機肥才是有機肥,像選用風化煤的有機肥只是死有機質,不是活有機肥。選用“死”有機肥,修復改良土壤,不會產生任何效力。選擇“活”有機肥,才是農業真正出路。 2、有機原料的發酵和酶:有機原料經過生物發酵,會產生大量生物酶和胡敏酸,供給作用生長需要,同時酶又反過來促進微生物的活性,提高發酵效果,被稱為植物酵素,能更好作物對養分吸收利用。